在长江大学加快推进"双一流"建设的重要节点,资源与环境学院于2月26日创新开展青年教师发展专题研讨,通过构建"问题导向-制度创新-学科融合"三维培养体系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。学院领导班子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郭锋、汤艳杰教授及24位青年教师代表齐聚一堂,分场次开展深度对话。


本次研讨会采用"分层研讨+精准施策"的创新模式,按入职时段分层开展研讨:上午场聚焦2022-2023年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,下午场针对2024-2025年新进教师的职业规划需求。与会教师围绕科研项目申报、学术成果产出、教学资源配置、课程体系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两位国家级人才郭锋、汤艳杰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,就科研方向凝练、高水平论文撰写等痛点问题作专项指导。教学副院长王现勋、党委副书记刘娥分别就教学改革、学生培养等领域的制度建设进行政策解读。

院长夏小平系统阐释了"三维赋能"发展路径:通过构建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平台,打通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双向通道;依托课程体系重构计划,建立"学科-专业-课程"三级联动机制。这些举措不仅有效破解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瓶颈,更形成"以教促研、以研强教"的良性循环。据悉,学院本学期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:• 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 •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• 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育,全面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。

党委书记王宁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青年教师要秉持"四个更加"发展理念,以"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"的担当,将个人成长与学校"双一流"建设深度融合,在教学改革、科研攻关、社会服务三大战场展现新作为。此次研讨会形成的建设性意见,将通过"清单管理-专项督办-成效评估"机制确保落实,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学科发展胜势。
(编辑 王继敏 审核 王宁)